-
“游乐致死”生命安全被谁“游戏”
6月29日下午,深圳东部华侨城太空迷航娱乐项目发生安全事故
,死亡6人,至少10人受伤。游客称整个设备突然停止运行,还
传出爆炸声。记者在试图采访医院时遭到数十名保安阻挡。一
名家属5个小时后仍未能见到亲人与警察发生冲突。
深圳这起事故,既是中国也是世界最大的游乐场安全事故。之前,我国各地游乐场曾发生过多起安全事故,但伤亡情况远
不及这起事故;放眼全球,伤亡最大的游乐场事故发生于韩国
,只死亡5人。
这起事故发生于一个叫“太空迷航”的娱乐项目,浏览就让人迷惑不解,比如说,景区保安堵门阻挠记者采访,叫嚣“我是
你爸”,这种嚣张气焰从何而来?再如,华侨城网站称,“太
空迷航”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全程模拟太空遨游项目,
但华侨城集团又否认是自行设计。
事故责任方华侨城方面称,对发生这样的事故深感痛心并向广大社会公众致歉,还将配合有关部门尽快查明事故原因。但我
们从报道中看不到华侨城的诚意,不仅景区保安气焰嚣张,而
且也不配合事故处理。这种傲慢让人惊讶。
尽管这起安全事故还在调查中,但不影响我们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。这是因为之前游乐场安全事故频发,今后游乐场所还会
越来越多,安全问题必须摆到首位讨论。
据资料显示,目前中国中型以上的游乐园(场)约有428家,年营业额达60亿元人民币以上,全行业共形成产值110亿元人民币以
上。但这个行业的设计生产管理水平是否与发展速度相适应?
这个行业是否完全在制度轨道上运行?制度是否健全合理,却
是值得追问和反思的。
有人曾分析中国游乐设施发生事故的原因不外乎三个方面:一是设计不合理,制造不符合要求;二是维护保养不到位;三是
操作不当。前两个方面都与游乐设施的质量有关,更与行业整
体水平有关。显然,无论是探究深圳这起事故原因,还是预防
这类悲剧再次重演,都必须反思这个行业的水平。
为游乐设施质量和操作提供保障的是制度。我国既有法律《安全生产法》,又有法规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》、《游乐园
管理规定》等。在不少人看来制度比较健全,但仔细观察现有
制度就会发现还不够理想。比如说,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
》从法的效力层级上看,层次还不够高,而且内容不够完善。
因此建议尽快制订《特种设备安全法》,以完善特种设备安全
法律体系。
据有关专业人士指出,我们的游乐设施安全评价、寿命预
测、预警和进出口大型游乐设施监督管理方面的安全技术规范
还存在空白;而且,游乐设施法律欠缺,安全技术规范不能涵
盖全部游乐设施,游乐设施设计理念偏颇,现有游乐设施法规
标准对游乐设施的一些要求与国际不接轨且量化要求不足。如
此,必然埋下事故隐患。
有关方面应在调查深圳这起事故的同时,要对全国游乐场所进行集体“体检”,更要检讨制度本身和制度执行情况。就深圳
这起“游乐致死”事件而言,不管是华侨城自行设计或操作的
问题,还是制度层面的问题,都要向公众交代清楚。